2025年10月17日,旅游管理系在复兴大道校区综合教学楼04C103教室举行本科生导师制启动大会。系主任闫东坡老师主讲,全系教师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
闫东坡老师指出,本科生导师制是旅游管理专业推动“个性化、实践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自入学起,每位学生将匹配一名专业导师,持续提供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竞赛指导、实习推荐、职业规划与科研启蒙等全方位、个性化支持,真正成为学生大学旅途中的“学业引路人”与“成长同行者”。
![]()
在导师团队展示环节,闫东坡老师特别介绍了旅游管理系近年来打造的多个特色育人平台。由他带领学生创建的“风雅宋旅游文化新媒体工作室”,围绕宋词文化、二十四节气、开封历史等主题拍摄系列视频,作品屡获《大河报》《河南日报》报道,并被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等平台转发;“商界小咖工作坊”以咖啡实训为依托,融合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实现了“教学—运营—反哺”的闭环培养模式。此外,旅游管理系还参与共建河南省文旅大数据规划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非遗数字化、考古遗址新媒体运营、文创直播带货等项目落地,形成了“科技+文旅+传播”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
闫东坡强调,导师制不仅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更注重在真实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指导形式涵盖专题授课、项目实践、学术研讨、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每学期将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团队活动,确保师生互动持续深入、指导落到实处。
会议特别指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共建”是导师制取得实效的关键。同学们应主动与导师沟通,参与制定个人学习与发展计划,积极加入导师指导的学术项目、竞赛团队与实践平台,并在期末提交学习与项目总结。唯有师生携手、同心前行,才能真正实现“心路同行”的育人愿景。
启动会最后举行了师生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为后续指导关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旅游管理系导师制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在“实践引领、师生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新步伐。相信在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2025级新生将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中茁壮成长,共创未来。
初审:郝天怡
复审:王晗冰
终审:王清智
